羧芐西林鈉為半合成青霉素中的成分,對芏蘭陽性菌的抗菌作用與氨芐西林相似,而強度較弱,但對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的作用則較強。臨床上用于綠膿桿菌、變形桿菌及大腸桿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、肺部感染、胸腹腔感染、敗血癥、膽道感染及燒傷等治療。本品不耐青霉素酶,故不能用于耐藥金葡菌感染。
羧芐西林鈉可供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。但切記不可亂用,它的一些副作用:
1.與青霉素有交叉過敏反應,用藥前應作過敏試驗。陽性反應者禁用;
2.毒性低,偶有發熱、皮疹。
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:
1.過敏反應
青霉素類藥物的過敏反應較常見,包括蕁麻疹等各類皮疹、白細胞減少、間質性腎炎、哮喘發作和血清病型反應(Ⅲ型變反應)。嚴重者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,過敏性休克一旦發生,必須就地搶救,予以保持氣道暢通、吸氧及腎上腺素、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。
2.消化道反應
嘔吐和肝腫大等,ALT、AST、肌酐升高。
3.大劑量靜脈注射本品時可出現抽搐等神經系統反應、高鈉和低鉀血癥。
4.本品為弱酸,故血藥濃度過高時可發生急性代射性酸中毒,此反應尤多見于腎病病人且已有酸中毒者。
注意事項:
1.本品含鈉量較高,故限制鈉鹽攝入的患者應慎用本品。
2.使用本品前需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并進行青霉素皮膚試驗,呈陽性反應者禁用。
3.對一種青霉素過敏者可能對其他青霉素類藥物、青霉胺過敏,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史者約5%-7%可能存在對頭孢菌素類藥物交叉過敏。
4.腎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本品可導致出血,應注意隨訪凝血時間、凝血酶原時間,發生出血時應及時停藥并予適當治療。
5.由于濃度較高的羧芐西林鈉溶液可形成多聚體(為致敏區),因此注射液皆須新鮮配制。